題庫總數:49
是非題:0
選擇題:49 (A:12、B:9、C:12、D:16)
多選題:0
roddayeye整理
Q   關於認知的描述何者為非?
    提早介入延緩認知功能的退化
    認知就是心智運作的結構與歷程
    數獨遊戲也是認知活動的一種
v   認知與感覺神經系統的連結無關是屬於大腦自我的運作
     
Q   下列何者非正確用藥五大核心能力之一?
    看清楚藥品標示
    清楚用藥方法、時間
v   了解藥品價格
    清楚表達自己的身體狀況
     
Q   關於記憶力訓練的技巧為是?
    聯想法
    故事聯想法
    圖像記憶法
v   以上皆是
     
Q   何者不是 ACSM 最新運動前健康評估指南(2018)中所注重的三個主要範圍?
    身體活動量
    預計運動強度
    疾病徵兆及症狀
v   心血管疾病的危險因子數量
     
Q   有關肌少症及衰弱老年族群的運動訓練,下列何者為非?
    不論是有氧訓練或是阻抗訓練,都應該秉持著 Start low, Go slow 的原則
v   從事阻抗訓練時,增加重量比增加運動組數來得適當
    運動器材不應對關節骨骼系統帶來過多的壓力
    運動成效具有累積性,就算不在同一個時間內訓練也有幫助
     
Q   林先生患有糖尿病,長期在社區診所進行追蹤治療,診所醫師建議他持續維持運動 習慣。但由於近日來出現走路小腿疼痛,需要休息才能繼續行走的症狀,於是到醫 院檢查並發現罹患周邊血管疾病。請問關於周邊血管疾病的運動治療建議處方,何 者錯誤?
    建議負重有氧運動每周 3-5 天,阻力運動則至少每周2天
v   建議中等程度的強度直到患者因周邊肢體疼痛,且指數達 4 分制(4-point pain scale) 的滿分為止
    建議時間為每天 30-60 分鐘,如無法一次完成,可以每次 10-15 分鐘累積達足夠的 運動時數
    負重有氧運動包含走路跟手搖車(arm ergometry),然而腳踏車適合做為暖身活動, 不適合做為主要運動
     
Q   下列關於身體活動的敘述何者正確?
v   它包括任何由身體骨骼肌收縮並增加能量消耗的各類活動
    身體活動(physical activity)及運動(exercise)是能互換的用語
    身體活動(physical activity)是運動(exercise)的一種
    是一個人在自由時間內所完成的計畫性運動
     
Q   身體活動量高及活動量低的人在死亡率上有什麼差異?
v   活動量高的人死亡率較低
    活動量高的人死亡率較高
    活動量高及活動量低的人死亡率相同
    活動量高低對於死亡率的影響無法準確評估
     
Q   EIM 解決方案(EIM solution) 包含下列哪三項要點?
    醫療系統、社區資源及健康的飲食
v   醫療系統、社區資源及醫療科技
    醫療系統、政府機關及健康的飲食
    醫療系統、醫療科技及保險公司
     
Q   FITT 運動處方的組成分別是?
v   運動頻率、運動強度、運動時間(或持續時間)、運動種類
    身體健康、運動間歇、訓練風格及運動種類
    運動頻率、客製化、運動時間(或持續時間)、測驗
    柔軟度、運動強度、訓練風格、減量訓量
     
Q   針對個案行為改變,建議以 5A’s 原則,何者不是其一?
    詢問 (Ask)
    忠告 (Advise)
    協助 (Assist)
v   能力 (Ability)
     
Q   下列何者不是WHO NCD 「非傳染病」防治目標(2025)中四大危險因子之一?
    菸害
    缺乏運動
v   檳榔
    不健康飲食
     
Q   下列何者為美國國家身體活動指南(National PA guidelines)對於從事中等強度有氧運 動所給予的建議?
    每天 30 分鐘,每週運動 5 天
    每天 60 分鐘,每週運動 3 天
v   每週累積達 150 分鐘
    每週累積達 300 分鐘
     
Q   關於認知介入何者為描述何者為非?
v   認知介入主要針對認知功能有改變對於情緒不會有幫助
    中風的個案因大腦功能受損有退化的危險所以應接受認知介入
    輕度認知功能缺損的長者未來成為失智症的比例較高
    健康長者智力正常但為預防退化應該要接受認知介入
     
Q   認知包含的元素何者為非?
    記憶力
    注意力
v   視力
    計算能力
     
Q   下列何者不是失智症產生之影響或引發之症狀?
    健忘,經提醒仍然想不起來
    語言表達困難
    對時間空間失去定向感
v   忘記事件的某一部分
     
Q   以下哪個策略是描述有能力從事某個行為的信心程度,它是大部分運動動機理論的 核心因素?
    目標設定
    運動監督
    社會支持
v   自我效能
     
Q   高血壓病人從事運動時,下列建議何者錯誤?
    有明顯目標器官損害的患者,運動前應接受運動測驗
    有氧運動的運動強度為 40%-59% HR reserve
    阻力運動開始的強度為 60%-70% 1-RM,可逐漸增加到 80%
v   等長阻力運動是絕對禁忌
     
Q   因長期嚴重糖尿病後,林先生併發腎臟功能退化,請問關於慢性腎臟病的運動治療 建議處方及注意事項,何者錯誤?
    患者的有氧運動,一般建議為中等程度 (RPE11-13),一周 3-5 天,每次 20-60 分 鐘,如無法持續 20-60 分鐘則可以每次 3-5 分鐘累積達設定時間總量
    患者的阻力運動則建議 70-75%的 1-RM,一周 2-3 天,最少 1 組 10-15 次重複量,選擇 8-10 組大肌肉群訓練
v   進行血液透析患者,建議在非透析日運動,並且強調以心跳數作為監測強度的標準
    進行腹膜透析患者,可以在腹內有透析液下進行運動,但如感覺不適則可先抽取 出透析液再運動
     
Q   下列何者不是渥太健康促進促進憲章的五大綱要之一?
v   改變政治人物觀念
    建立健康政策
    強化社區動員
    改造健康服務模式
     
Q   57 歲陳女士,半年前因膝退化性關節炎接受門診復健治療,目前未服藥也無有明顯 症狀,醫師建議進行合宜的肌力訓練來強化肌群,以下何者最為適宜?
    登階活動
    慢跑運動
v   水中有氧
    坐下站起訓練
     
Q   血脂異常病人從事運動時,下列建議何者錯誤?
    有氧運動的頻率要達到每周 5 次以上
    有氧運動的運動強度為 40%-75% HR reserve
v   阻力運動的頻率要達到每周 5 次以上
    可以從事等長阻力運動與動態阻力運動
     
Q   承上題,除了有氧運動時間外,美國國家身體活動指南也建議?
v   每週從事2天的肌力伸展運動(muscle strengthening activities)
    每週從事2天的結構性伸展運動(structured stretching activities)
    每週從事2天的平衡及敏捷度訓練(balance and agility training)
    將每天的靜態活動(sedentary behavior)時間限制在6小時以內
     
Q   對於適度的身體活動, 何者敘述為佳?
    活動強度可使心跳速率略為加快,如煮飯或洗衣服
v   活動強度可使心跳加快且達到出汗的程度,如快走
    活動強度達到使運動者心跳加速到難以說話的程度
    活動強度達到使運動者仍有辦法唱歌的程度
     
Q   美國運動醫學會(ACSM)與美國醫學會(AMA)於 2007 年倡議 Exercise Is Medicine (EIM)。請問下列何者是 EIM 倡議目標(Initiative Goals of EIM)?
    將體能活動(physical activity)列入病歷紀錄,成為 Physical Activity Vital Sign(PAVS)
    舉辦醫師、醫事或運動體育相關人員的 EIM 訓練課程
    建立醫師與運動專業人員的聯繫架構,以便執行運動處方(exercise prescription)
v   已上皆是
     
Q   給年長者或久坐不動者的運動計劃通常一開始應該強調
    運動強度
v   運動頻率
    運動持續時間
    運動強度及持續時間
     
Q   對於三段五級健康學說的敘述,何者為非?
    健康促進屬於第一段預防
v   早期診斷早期治療屬於第二段預防
    限制殘障屬於第二級預防
    復健屬於第三段預防
     
Q   提供特定的任務反覆的練習(每天都要練習算數學100題)來維持其計算能力屬於下列何者?
    認知復健
    認知刺激
v   認知訓練
    以上皆是
     
Q   下列何者描述了身體活動的四個主要面向?
    睡眠、靜態活動(sedentary behavior)、體育館、做家事
    戶外、社區中心、工作、休閒活動
    體育館、社區、公園、園藝勞動
v   休閒活動、工作、通勤、做家事
     
Q   請選出最符合「體能良好但體重過重(fit but fat)」的敘述
    保持體能良好可降低過重及肥胖的風險
    身材纖瘦者比起體重過重者,擁有較佳的體能
v   身體活動量較低者,其罹病率及死亡率的風險可能高於體重過重者
    不會有人同時具有「體能良好但體重過重(fit but fat)」的情況
     
Q   下列何者不是WHO 活躍老化(active ageing)決定因素之一?
    經濟因素
v   政治因素
    健康及社會服務因素
    物理因素
     
Q   針對衰弱長者,醫師開立的肌力訓練之運動處方後,建議指導員要先進行的一項運 動前評估與指導為?
    營養評估
    心肺功能評估
v   身體姿勢確認
    功能體適能檢測
     
Q   美國運動醫學會認為哪兩個體適能是決定中老年人是否失能、生病和死亡的重要因 素?
    肌肉適能和柔軟度
v   心肺功能和肌肉適能
    心肺適能和柔軟度
    平衡能力與柔軟度
     
Q   進行大規模社區老人身體活動量評估時,下列何項工具較適合?
v   問卷
    計步器
    加速規
    運動心肺功能測試
     
Q   關於常見的認知功能概念何者為是?
    問題解決能力
    空間概念
    動作計畫能力
v   以上皆是
     
Q   依據美國運動醫學會(ACSM)對骨質疏鬆症的運動建議,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運動可預防骨質疏鬆症
v   運動無法治療骨質疏鬆症
    有氧、阻力、承重運動皆有助於骨質疏鬆
    應配合平衡訓練預防跌倒
     
Q   下列對行為改變階段的敘述,何者為非?
    「我有必要多去運動嗎?」是指在前意圖期(Precontemplation)
    「我可能真的坐太久了,動一下也許好一點。」是指在意圖期 (Contemplation)
v   「我一定要解決少動這個問題。」 是指在行動期 (Action)
    「我要繼續保持。」是指在持續期 (Maintenance)
     
Q   下列何者不是老化常見的身體組成變化?
    脂肪增加
    肌肉質量下降
    骨質減少
v   除脂體重增加
     
Q   一般而言,在開始運動訓練計畫前,實行安全篩選時常見的障礙為何?
v   複雜的篩選方法造成病患參與意願下降
    缺乏適當儀器來協助篩選
    全面安全篩選之醫療療程成本高
    病患沒有能力完成運動強度測試(exercise stress tests)
     
Q   對於認知團體的帶領原則何者為是?
    為了增進長者的反應在須以快速為原則才能激發長者的反應
    為了增進其視知覺的能力以及技巧可以用較小的字體讓長輩搜尋來訓練其視知覺能力
    認知團體中活動難易度要一致絕對不能有差異
v   在競爭性活動進行時要給長者有充分練習的機會
     
Q   健康老化靠三養,何者為非?
    營養
    保養
    休養
v   涵養
     
Q   病患在開始新的運動訓練計畫前,需實行安全篩選的主要原因為何?
v   辨識出有風險的、有預先存在症狀的病人
    預防病患肌肉或骨骼損傷
    可找出最需改善身體活動量的患者
    可針對運動種類、強度及頻率,給予患者最佳的建議
     
Q   下列哪個選項最能闡述定期從事身體活動的好處?
    身體活動是大幅減重成功的關鍵因素
    身體活動能改善我們的身心健康狀態
    身體活動能大幅改善心肺功能
v   身體活動是可促進各種健康效益的重要媒介(agent)
     
Q   下列何者不是WHO千禧年發展目標(1990~2015)界定的四大「非傳染病」 之一?
    心血管疾病
    癌症
    糖尿病
v   慢性腎臟病
     
Q   什麼是身體活動徵象(Physical Activity Vital Signs, PAVs)?
v   是了解成人身體活動量的臨床評估工具,包含2個簡短的問題
    是需要記錄病患過去7天日常活動的評估工具
    是辨別身體活動量和靜態活動(sedentary behavior)的問卷,包含8個問題
    是評估身體活動量及運動強度的穿戴式監測裝置
     
Q   下列哪一項身體活動對 80 歲老人而言,不屬於中等強度運動?
    太極拳
    快走
    跪著拖地
v   搭公車
     
Q   以下哪個理論或模式指出運動行為是受到個人、行為和環境三個因素交互作用的影 響?
    跨理論模式
    健康信念模式
v   社會認知理論
    自我決定理論
     
Q   提供代償性的策略如(使用筆記本來提醒今天要做的事)來維持其生活能力是屬於下列何者?
v   認知復健
    認知刺激
    認知訓練
    以上皆是
     
Q   Marcus 根據 TTM 所提出的十個改變方法,何者不是其一?
v   政策改變
    意識覺醒
    情境替代
    刺激控制

arrow
arrow

    阿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