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庫總數:10 | ||
是非題:0 | ||
選擇題:10 (A:2、B:3、C:3、D:2) | ||
多選題:0 | ||
roddayeye整理 | ||
Q | 大約多少年前,台灣的西海岸平原地區,幾乎都是在海底? | |
100 | ||
600 | ||
1000 | ||
v | 6000 | |
Q | 下列何者古老諺語所說的益者三友,亦是構成台灣這塊土地的重要元素? | |
v | 寒害 | |
地震 | ||
颱風 | ||
土石流 | ||
Q | 考古遺址因為具有什麼特色,得以反映人類的行為,進而理解人與環境互動的意涵? | |
完整的古物研究 | ||
複雜的現象判斷 | ||
廣大的空間範圍 | ||
v | 長遠的時間尺度 | |
Q | 八八風災重創的民族、民權、民生一村等聚落位置選擇,均為比高較小的河階地,且多位於沖積扇何處? | |
扇面 | ||
扇端 | ||
v | 谷口 | |
出海口 | ||
Q | 日治時期的哪一位學者,曾經透過原住民聚落分布的高度,探討原住民與環境之間的關係? | |
津田芳郎 | ||
吉本道雅 | ||
v | 鹿野忠雄 | |
松田康博 | ||
Q | 何者是指太平洋的熱帶海水溫度,每隔三到十年的不規則週期,會有異常高溫的現象? | |
v | 聖嬰現象 | |
天文現象 | ||
生命現象 | ||
沸騰現象 | ||
Q | 一種處於穩定狀態、據有一定地域並延續一定時間的史前文化單位,是張光直先生對何者的定義? | |
社會 | ||
v | 聚落 | |
鄉村 | ||
都市 | ||
Q | 台灣何處以海岸平原、潟湖為主要生活區域的史前人,從新石器時代早期開始就在古代海岸或潟湖邊,種植稻米、小米,獵捕魚類、獸類,持續此種生活型態達數千年? | |
基隆 | ||
桃園 | ||
v | 台南 | |
屏東 | ||
Q | 2010年10月21日來襲的梅姬颱風,從菲律賓掃過卻對台灣造成重大災害,是因為東北季風加上秋颱所帶來的何種效應? | |
蝴蝶效應 | ||
v | 共伴效應 | |
馬太效應 | ||
霍桑效應 | ||
Q | 人們回鄉或回到部落,從事自然守護工作,當然需要整體配套措施,不過明顯可見之利益在於何者的傳承,不至於因部落人口外移而消失或衰落? | |
財產 | ||
v | 文化 | |
水源 | ||
技術 | ||
※本課程題庫之答案僅供參考 |
文章標籤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