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庫總數:15 | ||
是非題:0 | ||
選擇題:15 (A:4、B:4、C:0、D:7) | ||
多選題:0 | ||
roddayeye整理 | ||
Q | 對抗微生物抗藥性三大策略為:感染管制、抗生素管理、監測抗菌藥使用及抗藥性細菌 | |
v | 1.是 | |
2.否 || | ||
Q | 臨床合理抗菌藥物管理何者為是? | |
1.要優化抗菌藥物的種類選擇、劑量、給藥途徑、 及療程 | ||
2.提高最大化臨床治癒率 | ||
3.同時限制不良後果 (如在病人出現抗藥性細菌,Clostridium difficile感染性腹瀉,或不良的藥物毒性事件) | ||
v | 4.以上皆是 || | |
Q | 抗生素治療的組合照護何者為是? | |
1.記載抗生素治療的適應症 | ||
2.收集適當的檢體培養 | ||
3.適當的經驗性治療及適當的降階治療 | ||
v | 4.以上皆是 || | |
Q | 醫療成效和「抗生素管理計畫」影響的測量何者為是? | |
1.監測、帶動 「抗生素管理計畫」的數據收集和分析的過程及重要性 | ||
2.「抗生素管理計畫」的流程和成效指標 | ||
3.細菌抗藥性和抗生素用量的監測 | ||
v | 4.以上皆是 || | |
Q | 常用抗菌藥物管理策略何者為非? | |
1.前瞻性稽核 、介入處理和重點抗生素使用資料的回饋 | ||
2.限制處方和預先授權後使用 | ||
3.教育 | ||
v | 4.口服轉換靜注治療 || | |
Q | 常用抗菌藥物策略的選擇何者為是? | |
1.最好的策略 為限制處方和事先審核制度加使用監測及回饋 | ||
2.最適用的策略為開立使用後審核及回饋 | ||
3.最緩和的策略為開立使用後,前瞻性監測與回饋(教育機會),任意而非強制性 | ||
v | 4.以上皆是 || | |
Q | 良好的抗生素使用醫療行為:經驗性抗生素治療7天後,應再審視續用需要 | |
1.是 | ||
v | 2.否 || | |
Q | 良好的抗生素使用醫療行為:在24小時內若臨床反應不良,應重新考慮臨床診斷、抗生素選擇、繼發性感染 | |
1.是 | ||
v | 2.否 || | |
Q | 良好的抗生素使用醫療行為:手術預防性抗生素在誘導麻醉時開始,最長不超過24小時 | |
v | 1.是 | |
2.否 || | ||
Q | 良好的抗生素使用醫療行為:抗生素使用2~3日,需依臨床改善及細菌培養報告結果執行 | |
v | 1.是 | |
2.否 || | ||
Q | 避免不必要抗生素治療的管理方法何者為是? | |
1.開發快速微 生物學診斷 技術 | ||
2.改善能鑑別由感染和其他原因引起的發熱的診斷工具 | ||
3.醫院內建議之抗菌治療指引及設定抗生素治療重新評估的日期 | ||
v | 4.以上皆是 || | |
Q | 實踐「抗生素管理計畫」所需的臨床知識和技能何者為非? | |
1.抗感染藥物的藥理學 | ||
v | 2.基礎微生物學和生物學 | |
3.抗菌譜的解讀和應用 | ||
4.基本臨床技能 || | ||
Q | 「抗生素管理計畫」人員訓練與執行準則的目的何者為是? | |
1.確保所有「抗生素管理計畫」人員經培訓以提供高標準的照護,並確保他們的做法是安全及有效的(將促進抗生素管理計畫人員及公眾的信心) | ||
2.使人員有能力在各自醫院能自信、稱職和有效地執行抗生素管理計畫 | ||
3.幫助及促進實踐全國一致性 、高品質的抗生素管理計畫 | ||
v | 4.以上皆是 || | |
Q | 「抗生素管理計畫」臨床醫師的核心知識何者為非? | |
1.「抗生素管理計畫」提供者需具備的所有核心知識 | ||
v | 2.全面了解抗生素的藥理學 | |
3.全面了解感 染症 | ||
4.進階的臨床技能,尤其是在病人的評估和感染症的臨床照護 || | ||
Q | 「抗生素管理計畫」人員訓練與執行準則何者為非? | |
v | 1.任何參與「抗生素管理計畫」服務的建立,提供或建議的人員都不須具備專業身份 | |
2.「抗生素管理計畫 」人員應 該接受專門的培訓及參加相關正規進修教育 | ||
3.「抗生素管理計畫」人員的基本訓練,最低限度應包括所有核心領域的知識及實習 | ||
4.規定最短實習課程的時間,其中包含「抗生素管理計畫」培訓課程 || |
文章標籤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