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庫總數:20 | ||
是非題:13 (○:13、╳:0) | ||
選擇題:1 (A:1、B:0、C:0、D:0) | ||
多選題:6 | ||
roddayeye整理 | ||
Q | 歐盟在新自由主義經濟政策實施之後,消費合作社與農業合作社的巿佔率都在20到50%之間,相對於日本,韓國也極力推廣合作運動,用來改善基層民眾的生活,足見台灣的合作事業還是有相當的發展空間,有待政府及民間合作工作者的推廣與開拓是不是。 | |
v | ○ | |
╳ | ||
Q | 新自由主義政策宣言的主要內容有什麼? | |
v | 平衡預算 | |
v | 利率、匯率自由化 | |
v | 公有企業民營化 | |
v | 終止政府補貼 | |
Q | 2001年聯合國通過「關於社會開發的合作社功能」,下列何者為聯合國對合作社運動支持的創舉,及對新自由主義經濟修正的嚴正表態? | |
v | 女性,青年,高齡者,身障者參加社會開發,可以發揮他們的潛能,擴大社會發展的動能 | |
v | 合作社的普及,讓上述人士參加,有助於解決社會的弱勢族群問題 | |
因此政府無須對合作運動,施予援手 | ||
Q | 「自由放任,市場競爭」的保守主義主張,必須要有配套條件:第一,須有自由、透明公開、公正的市場機制;第二,須有公正、清廉的政府,如果缺乏這些條件,改革往往未蒙其利,先受其害。 | |
v | ○ | |
╳ | ||
Q | 誰批評「華爾街像教堂兼營賭局」,為追求金錢利益,完全失去自我節制的行徑,造成世界性災難? | |
v | 巴菲特 | |
雷曼兄弟 | ||
歐巴馬 | ||
方濟各 | ||
Q | 全球化以後,企業本身的規模已是跨國藉的國際化公司,處理經濟問題、貿易協定、環保問題,往往必須依賴國際間的協定與協調,才能解決。 | |
v | ○ | |
╳ | ||
Q | 1989年新自由主義獲得歷史上空前大勝利;是因為東歐共產主義政權的崩解,而證實海耶克的預言,於是世界經濟進入「全球化時代」。 | |
v | ○ | |
╳ | ||
Q | 新自由主義經濟,倡導每人為自己的經濟負責,所以解決貧窮問題,不再採用截長(富人增稅)補短(對窮人救濟)的方法,而是設法墊高低所得者的生產力,利用團結互助的力量,組織合作社,?強人力教育訓練,提高經濟弱勢的競爭能力,甚至以免稅方法鼓勵廠商雇用長期失業者,以就業取代救濟,此際在社會福利政策上有何重大的改變? | |
v | 不再直接救濟貧困弱勢 | |
v | 透過合作社組織,幫助經濟弱勢自立自救 | |
v | 實現社會安全依靠每人自食其力的理想 | |
Q | 集中權限的中央政府,未來必須把權限,部分下放給地方,如此的「上方(國際組織)統合,下方(地方)分權」將使國家功能弱化。 | |
v | ○ | |
╳ | ||
Q | 歐洲合作社聯合社,擔負對EU的食品、商業、環保、消費者保護的政策建言重責,同時提供合作社間的資訊交換平台。 | |
v | ○ | |
╳ | ||
Q | 美國著名社會學家Daniel Bell分析什麼會導致國家功能的弱化? | |
v | 全球化 | |
巨大化 | ||
v | 地區的社會問題增加,有待解決 | |
無力化 | ||
Q | 「聯合國千禧年宣言」中,標榜撲滅「極度貧困與飢餓」為千禧年開發的首要目標。 | |
v | ○ | |
╳ | ||
Q | 經濟學家史提格里茲說「全球化是件好事,但必須有良性的政府干預,和活躍的公民社會團體」,才「會使全球化更臻完美」,而合作社就是很好的公民社會組織。 | |
v | ○ | |
╳ | ||
Q | 「異化」是經濟巨大化以後,末端的社會組織、傳統的基層組織,會更趨團結、凝聚力量。 | |
v | ○ | |
╳ | ||
Q | 美國未來學學者John Naisbitt(1929年生)認為全球化具有「同化」與「異化」的兩個不同面向。 | |
v | ○ | |
╳ | ||
Q | 1973年之後,發生石油危機,迫使先進國家告別經濟的高度成長期,經濟結構的基本改革與財政重建,成為歐洲各國當務之急。 | |
v | ○ | |
╳ | ||
Q | 新自由主義經濟的基本理念是,在「私有財產制和市場經濟自由」的條件下,堅信民間企業的活力,政府介入經濟,不僅是浪費資源,且徒增財政赤字而已。因此如何減少政府的任務? | |
v | 公辦民營 | |
減少法人、個人所得稅 | ||
v | 撤銷或緩和各種經濟上的規範 | |
v | 刪減社會福利支出 | |
Q | 消費合作社對保護社員的生活品質,對抗壟斷廠商,可以發揮很大的功能。 | |
v | ○ | |
╳ | ||
Q | 而1992年以來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會員國乃至其他國家,也因實施新自由主義經濟而曾經呈現穩定成長,使絕對貧窮人口下降。 | |
v | ○ | |
╳ | ||
Q | 1970年英國勞動黨執政,重要工業等基幹產業,大部分為國有化,國營企業的經營惡化,物價上昇,使工會抗爭與罷工事件,被稱為什麼病? | |
v | 先進國病 | |
v | 英國病 | |
歐國病 | ||
進度國病 |
文章標籤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