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庫總數:20 | ||
是非題:9 (○:7、╳:2) | ||
選擇題:7 (A:1、B:1、C:0、D:5) | ||
多選題:4 | ||
roddayeye整理 | ||
Q | 原住民族在原住民族地區可以隨意採集野生資源,作為營利之用。 | |
○ | ||
v | ╳ | |
Q | 聯合國「原住民族權利宣言」主張要關注原住民族在歷史上受到的不公正對待。 | |
v | ○ | |
╳ | ||
Q | 下列關於「消除一切種族歧視公約」第 23 號一般性建議書,何者錯誤? | |
現在許多地區的原住民仍受到歧視 | ||
許多地區的原住民的人權與自由遭到剝奪 | ||
要求締約國承認並保障原住民權利 | ||
v | 傳統屬於原住民土地的領域,應採取被動方式返還 | |
Q | 原住民族的定義來自於殖民時期法律思維的論述與想像。 | |
v | ○ | |
╳ | ||
Q | 具有原住民族特殊性之案件通常涉及哪些法律? | |
槍砲彈藥刀械管制條例 | ||
野生動物保育法 | ||
森林法 | ||
v | 以上皆是 | |
Q | 兩公約中規定,不得剝奪少數團體享受其固有文化、信奉躬行其固有宗教或使用其固有語言之權利。 | |
v | ○ | |
╳ | ||
Q | 下列關於兩公約的敘述何者正確? | |
原住民族文化權保障為普世價值 | ||
國家應特別注意原住民族文化與自然環境之緊密連結 | ||
原住民族有權和其他社群共存的情況下維持與自由發展其文化認同 | ||
v | 以上皆是 | |
Q | 關於聯合國「原住民族權利宣言」的敘述,哪些正確? | |
v | 申明鼓吹民族或個人優越的學說,科學上是謬誤的 | |
不關注原住民族資源被剝奪的原因 | ||
關注原住民族無法行使其發展權 | ||
v | 認為漢人較優越的思想是公平公正的 | |
Q | 原住民得在原住民族地區依法從事下列哪些非營利行為? | |
獵捕野生動物 | ||
採集野生植物及菌類 | ||
採取礦物、土石 | ||
v | 以上皆是 | |
Q | 在原住民族基本法中規定,政府於原住民族地區劃設國家公園,應徵得當地原住民族同意,並與原住民族建立共同管理機制。 | |
v | ○ | |
╳ | ||
Q | 原住民族基本法內涵的自主性即為使原住民的意願能出現在公共政策討論中,並自主決定。 | |
v | ○ | |
╳ | ||
Q | 原住民族基本法的內涵有下列哪些要素? | |
v | 主體性 | |
v | 自主性 | |
v | 文化整體性與自治 | |
v | 有效參與式的密切投入關係 | |
Q | 若今天原住民族想要不觸犯法律的獵捕野生動物,應符合下列哪些條件? | |
v | 持有的獵槍為供作生活工具之用 | |
v | 身分要為法律上所認定的原住民身分 | |
在任何地方都可以狩獵 | ||
v | 供作傳統祭儀之用 | |
Q | 在原住民族基本法中,原住民族土地係指原住民族傳統領域土地及既有原住民保留地。 | |
v | ○ | |
╳ | ||
Q | 下列關於「非關特定祭儀獵殺保育類野生動物食用」的敘述,哪些正確? | |
v | 應進行實質、個案觀察是否屬於原住民族傳統文化範疇 | |
就算用於祭儀也不能獵殺保育類動物 | ||
v | 原住民族取得食物方法與原住民的文化傳承有關 | |
v | 與部落活動、山林生活具有高度密切關係 | |
Q | 下列關於原住民族持有獵槍、捕獵野生動物、使用森林資源的敘述,下列何者錯誤? | |
v | 若原住民族捕獵野生動物,為了祭儀之用,仍然應該處以罰責 | |
處理原住民族捕獵野生動物案件時,應個別觀察是否在傳統文化範疇內 | ||
法院在審理使用森林資源案件時,應著眼於傳統慣俗而非單純經濟效益 | ||
若原住民持有獵槍,只要具有「供作生活之用」,即可除罪 | ||
Q | 具有原住民族特殊性之案件通常只涉及槍砲彈藥刀械管制條例。 | |
○ | ||
v | ╳ | |
Q | 對於原住民持槍狩獵與採集森林產物之行為與獵槍格式的敘述,下列何者為非? | |
在法律上已經除罪化 | ||
v | 對於自製獵槍沒有任何規定 | |
獵槍若供作生活之用,即可除罪 | ||
不同的法院與法官,對於同個案件的看法有極大的差異 | ||
Q | 憲法增修條文中保障了原住民哪些權益? | |
教育文化 | ||
交通水利 | ||
經濟土地 | ||
v | 以上皆是 | |
Q | 在原住民族基本法中,即有明確寫出,政府承認原住民族土地及自然資源權利。 | |
v | ○ | |
╳ |
文章標籤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