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庫總數:40 | ||
是非題:0 | ||
選擇題:34 (A:9、B:8、C:8、D:9) | ||
多選題:6 | ||
roddayeye整理 | ||
Q | 有關兒少保護團隊決策的時機,下列敘述何者正確?(單選題) | |
依據受委託服務單位需求召開 | ||
針對所有服務的兒少皆應每週召開 | ||
v | 服務的兒少面臨返家或出養等重要決定 | |
應配合年度評鑑或考核時召開 | ||
Q | 下列有關兒少保護團隊決策的敘述,何者為非?(單選題) | |
團隊決策會議的召開,事前應蒐集網絡單位的問題與建議 | ||
團隊決策可以輔助第一線服務人員做出最利於案主的決定 | ||
v | 團隊決策著重專業取向,兒少的家屬不應該參與表達意見 | |
團隊決策可以邀請法律、醫療、心理諮商或社區夥伴參與 | ||
Q | 下列關於兒少保護服務工作流程的敘述何者正確? (單選題) | |
交給委託單位執行家庭處遇,只要填妥轉介表,不須共同訪視或個案研討。 | ||
依據兒少是否安置,家庭處遇可分為家庭維繫及重整服務。 | ||
v | 社工完成調查,評估列為保護性個案者,應於3個月內提出家庭處遇計畫。 | |
所有的通報案件皆應指派社工人員進行訪視調查。 | ||
Q | 在兒少保護通報調查中的訪視評估階段,下列敘述何者為非? (單選題) | |
盡可能訪視或觀察家庭中所有成員,以完整評估家庭情況 | ||
如果可能的話,可以單獨訪問受虐兒少,確認受虐情形 | ||
除了訪視被通報的兒少外,也要注意家中其他兒少是否受虐 | ||
v | 為了訪視順利進行,最好避免與施虐者有任何的接觸 | |
Q | 兒少保護人員在調查階段所必須做出的關鍵性決定不包括?(單選題) | |
兒少是否處於遭受虐待的危險以及危險的程度為何? | ||
v | 該個案父母的身分 | |
兒少如果在家裡是不安全的,那麼兒少又需要什麼樣類型及程度的照顧呢? | ||
個案家庭有什麼必要的緊急需求嗎? | ||
Q | 家庭處遇服務是指當兒少保護人員依照對個案家庭進行評估後,所擬定的特別服務目標與計畫,而在家庭處遇服務中,可分為哪幾項?(複選題) | |
v | 追蹤輔導 | |
v | 家庭維繫服務 | |
家庭維生服務 | ||
v | 家庭重整服務 | |
Q | 下列關於網絡單位、教育單位的角色功能不包括哪一項?(單選題) | |
持續輔導兒少,避免學業中斷或中輟。 | ||
v | 評估兒少傷勢是否屬身心虐待,並完成調查報告。 | |
與社工人員合作共同關心家庭管教兒少情形。 | ||
協助受保護兒少轉學籍事宜。 | ||
Q | 有關兒少保護案件安置後的追蹤輔導,下列敘述何者為非?(單選題) | |
v | 只要用電話追蹤,不須訪視或提出處遇計畫。 | |
追蹤輔導期間應連結相關福利資源支持兒少與家庭。 | ||
依兒少法規定至少應追蹤輔導1年。 | ||
追蹤輔導期間仍應關注兒少是否有再受虐待跡象。 | ||
Q | 針對「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益保障法」第53條,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單選題) | |
醫事人員、社工人員、教育人員、戶政人員、警察都是責任通報人員。 | ||
提出調查報告的時限,依是否涉及第56條危險情況,分為4日或30日。 | ||
受理通報後須於24小時內進行分級分類處理。 | ||
v | 以上皆是 | |
Q | 當兒少保護服務人員協助個案時,除了可運用「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益保障法」保障個案權益之外,尚可運用下列哪些法規協助兒少? (複選題) | |
v | 家庭暴力防治法 | |
民法 | ||
v | 少年事件處理法 | |
v | 性侵害犯罪防治法 | |
Q | 針對「兒童及少年保護通報與分級分類處理及調查辦法」,下列敘述何者為非? (單選題) | |
涉及家庭成員以外人士對兒少有不當行為,為第二類案件 | ||
v | 依通報人員指定進行案件分類 | |
通報案件依行為人等資訊分為三大類 | ||
涉及父母等家庭成員對兒少虐待事件,為第一類案件 | ||
Q | 下列關於「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益保障法」的運用敘述何者正確? (單選題) | |
運用兒少法第49條,代為聲請保護令。 | ||
運用兒少法第102條,對施虐父母處以罰鍰。 | ||
運用兒少法第53條,強制將兒少帶離家中。 | ||
v | 運用兒少法第70條,要求父母等照顧者配合。 | |
Q | 關於安置受虐兒少的優先順序,下列敘述何者正確?(單選題) | |
安置機構 → 親屬家庭 → 寄養家庭 | ||
寄養家庭 → 親屬家庭 → 安置機構 | ||
親屬家庭 → 安置機構 → 寄養家庭 | ||
v | 親屬家庭 → 寄養家庭 → 安置機構 | |
Q | 透過課程實例中所學習到的知識,下列敘述何者為非?(單選題) | |
v | 對兒少性虐待,觸犯刑法、兒少法、性侵害犯罪防治法。 | |
知悉兒少性虐待事件,性侵害犯罪防治法未規定責任通報人員通報時限。 | ||
依據兒少法及性侵害犯罪防治法,皆有責任通報的規定。 | ||
知悉兒少性虐待事件,兒少法規定責任通報人員24小時內應通報。 | ||
Q | 小鴻這學期剛轉學至高雄某國小二年級,內向乖巧,但老師漸漸發現,小鴻上課無法專注,肢體動作也似乎有異狀,且在言談中經常出現涉及性器官的字眼,經瞭解下才得知原來小鴻的父親常利用媽媽不在家對小鴻進行性虐待,且時間長達近一年……。請問在這則案例中,兒少保護人員可運用哪些法令協助小鴻? (複選題) | |
v | 性侵害犯罪防治法 | |
民法 | ||
v | 兒童及少年福利法 | |
少年事件處理法 | ||
Q | 請問政府除了訂定「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益保障法」協助保障兒少權益之外,尚於104年2月4日配合「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益保障法」的第幾條法令進行修正且施行「兒童及少年保護通報與分級分類處理及調查辦法」? (單選題) | |
第34條 | ||
第49條 | ||
v | 第53條 | |
第62條 | ||
Q | 兒少保護工作是一項涉及兒少生命安全的工作,因此在結案時也不可就此鬆懈。關於結案的指標需依照那些方面進行評估呢?(複選題) | |
v | 兒少本身 | |
v | 家庭 | |
v | 照顧者 | |
v | 兒少受虐待狀況 | |
Q | 兒少保護服務人員為了維護自身安全,下列哪些為正確的防範措施?(複選題) | |
v | 瞭解家庭成員家暴、兒虐或性侵通報紀錄 | |
為了即時保護兒少,將自己的手機及居住地址留給案家 | ||
v | 搜集所有家庭成員組成資料 | |
v | 由2位社工或要求警察共同訪視 | |
Q | 兒童及少年福利法施行細則」第8條規定,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安置兒童及少年,其安置原則的順序為?(單選題) | |
v | 親屬家庭、寄養家庭、教養機構 | |
寄養家庭、教養機構、親屬家庭 | ||
親屬家庭、教養機構、寄養家庭 | ||
依兒童及少年的想法決定 | ||
Q | 有關兒少保護家庭處遇服務的執行事項,下列敘述何者正確?(單選題) | |
v | 不論是家庭維繫或是重整模式,皆應以兒少的安全與權益為優先考量 | |
兒少保護家庭處遇服務由社工人員辦理,不須連結其他資源 | ||
依據兒少法提出之處遇計畫,沒有時限的規定 | ||
兒少保護處遇服務執行期間,只要使用電話追蹤即可 | ||
Q | 透過課程實例中所學習到的知識,下列敘述何者為非?(單選題) | |
受理通報進行分級,可協助社工人員確認危級程度。 | ||
受理通報後應於24小時內完成分級分類處理。 | ||
調查的重點為評估通報案件是否屬兒少法應通報範疇。 | ||
v | 通報案件調查,依104年新法規定皆應於4日內完成調查報告。 | |
Q | 有關親屬安置的優點,下列敘述何者正確?(單選題) | |
親屬家庭因距離原本環境較近,穩定性較高 | ||
親屬與兒少已建立關係,管教較無困難 | ||
兒少適應較佳,且家庭或家族文化可被延續 | ||
v | 以上皆是 | |
Q | 兒少保護人員在保護受虐兒時,可依據的相關法規有?(單選題) | |
家暴法 | ||
兒少法 | ||
性侵害犯罪防治法 | ||
v | 以上皆是 | |
Q | 有關兒少保護服務工作中正確的督導功能,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單選題) | |
v | 應該兼顧行政、管理、教育及支援角色,缺一不可。 | |
為了與社工保持友好,應著重服務支援的角色。 | ||
督導應尊重社工專業,不應使用管理角色,要求服務品質與時效。 | ||
為了滿足組織的期待,應該著重行政的角色。 | ||
Q | 下列何者是兒少保護調查階段應搜集的關鍵資訊? (單選題) | |
兒少是否能安全留在家中 | ||
評估家庭的緊急需求或後續是否提供處遇服務 | ||
兒少受虐待情況是否符合法定要件 | ||
v | 以上皆是 | |
Q | 「少年事件處理法」中所保護的少年,是指幾歲到幾歲?(單選題) | |
v | 12歲到18歲 | |
6歲到12歲 | ||
6歲到18歲 | ||
未滿四歲 | ||
Q | 關於兒童權利公約內容的指導原則,下列何者正確?(複選題) | |
父母最佳利益為優先考量 | ||
v | 兒童表示意見且該意見應獲得考量的權利 | |
v | 禁止歧視原則 | |
v | 兒童之生存及發展權 | |
Q | 請問結構化安全評估工具的評估關鍵焦點為何? (單選題) | |
家庭支持系統是否穩定 | ||
由兒少決定是否接受安置 | ||
v | 兒少是否可以安全的留在家中 | |
家庭是否有福利需求須轉介 | ||
Q | 兒少保護服務人員在面訪時應注意的重要事項,下列敘述何者正確?(單選題) | |
基於禮儀,家訪時應該熱情的把茶杯的水喝掉 | ||
v | 不論訪視環境陳設如何,皆應隨時注意大門或逃生路線是否暢通 | |
對罹患嚴重精神疾病的父母,為了建立關係,應長期保持眼神接觸 | ||
為了讓受訪者卸下心防,應該稱呼對方外號或小名 | ||
Q | 下列何者並非消極結案的指標?(單選題) | |
兒少及家庭搬遷至他縣市 | ||
v | 兒少受虐原因已消失 | |
兒少失蹤達半年以上 | ||
兒少已死亡 | ||
Q | 請問在與兒少保護網絡單位合作時,下列何者為最正確的態度?(單選題) | |
v | 從通報到提供服務,皆應與網絡單位積極協調合作。 | |
各單位有自己的工作要做,通報後就與各單位無關。 | ||
為了保護兒少,各單位皆應聽我指揮。 | ||
與網絡單位合作是主管的責任,與服務人員無關。 | ||
Q | 下列關於兒少保護服務工作的三大使命敘述何者為非?(單選題) | |
永久性,即盡力讓兒少能長期穩定生活。 | ||
v | 完整性,即保障父母親權之行使。 | |
安全,即人身安全的維護。 | ||
權益,即各項福利資源及權益保障措施。 | ||
Q | 請問在課程所提到的林小弟案例中,政府可依照「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益保障法」第幾條法令給予林小弟的父母、監護人或實際照顧兒童及少年之人處以親職教育輔導? (單選題) | |
第118條 | ||
v | 第102條 | |
第81條 | ||
第49條 | ||
Q | 請問兒少保護服務工作,其第一優先考量的議題為何? (單選題) | |
兒少的就學權益 | ||
家庭的經濟能力 | ||
v | 兒少的生命安全 | |
父母的教養責任 | ||
Q | 下列關於兒少保護服務工作運用家庭暴力防治法的敘述何者正確?(單選題) | |
v | 父母等照顧者虐待兒少,也觸犯了家暴法,當然適用家暴法相關規定。 | |
家暴法保護令要求加害人支付扶養費,不包括受虐的兒少。 | ||
兒少保護案件不能運用家暴法保護令制度。 | ||
家暴法中有關加害人輔導措施不適用對兒少施虐的父母。 | ||
Q | 下列關於兒童權利公約的敘述何者正確? (單選題) | |
我國未加入聯合國,不須遵守公約規定。 | ||
兒童權利公約與兒少保護服務沒有關連。 | ||
v | 我國訂定公約施行法,積極推動兒童人權。 | |
依據權利公約,兒童沒有表達意願的權利。 | ||
Q | 依據「兒童及少年保護通報與分級分類處理及調查辦法」,應如何進行案件分級?(單選題) | |
依據通報人員建議分級 | ||
v | 依據兒少受虐待危急程度分級 | |
依據個案量多寡分級 | ||
依據家庭福利需求分級 | ||
Q | 針對結構化安全評估工具,下列敘述何者正確?(單選題) | |
父母等照顧者具備保護能力,就應該讓兒少繼續留在家中。 | ||
第1次進行調查才須安全評估,其他服務階段不用進行。 | ||
v | 安全計畫的設計與執行,可讓兒少繼續留在家中。 | |
對於評估有危險的兒少一律進行保護安置。 | ||
Q | 新進的兒少保護人員阿飛近期在協助個案時遇到不少問題,於是向兒保督導進行諮詢,請督導針對阿飛所負責的個案給予方向指引協助。在這種狀況下,請問督導所扮演的為下列何種角色?(單選題) | |
v | 行政角色 | |
教育角色 | ||
服務與支援角色 | ||
管理角色 | ||
Q | 下列哪些是兒少保護服務人員可能面臨到的危險情境?(單選題) | |
施虐者有暴力傷害的犯罪紀錄 | ||
臨時更改會面地點,沒有告知辦公室同仁 | ||
個案家裡地點偏僻 | ||
v | 以上皆是 |
文章標籤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