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庫總數:20 | ||
是非題:6 (○:1、╳:5) | ||
選擇題:12 (A:1、B:2、C:5、D:4) | ||
多選題:2 | ||
roddayeye整理 | ||
Q | 旅客檢疫站無法完全攔檢感染傳染病旅客的原因,以下何者為非? | |
入境時尚在傳染病潛伏期間 | ||
症狀較輕微或間歇出現 | ||
攔檢設備本身敏感度限制 | ||
v | 該傳染病非人傳人疾病 | |
Q | 評估返國有症狀的旅客時,應詢問哪些病史? | |
v | 旅遊史 | |
v | 活動與暴露史 | |
v | 預防接種與藥物史 | |
v | 過往疾病史 | |
Q | 評估返國後發燒旅客之危險徵兆所使用的qSOFA中,不包括下列何者? | |
低血壓 (收縮壓小於等於100 mmHg) | ||
呼吸急促 (大於等於 22次/min) | ||
v | 白血球增加 (>20,000/μL) | |
意識狀態改變 (Glasgow Coma Scale <15) | ||
Q | 旅客與一般社區民眾之特性及可能感染的疾病皆相同,診斷時不應有所差異。 | |
○ | ||
v | ╳ | |
Q | 對於持續感染所造成的持續腹瀉,以下敘述何者有誤? | |
v | 最常見者為病毒感染 | |
寄生蟲感染中最常見者為梨形鞭毛蟲感染 | ||
細菌感染以大腸桿菌及困難梭狀芽孢桿菌(Clostridium difficile)為多 | ||
若先前曾使用抗生素治療,應考慮感染困難梭狀芽孢桿菌之可能性 | ||
Q | 旅客容易造成境外傳染病移入之因素,以下何者為非? | |
旅途中到處移動 | ||
旅遊活動導致暴露感染之風險增加 | ||
v | 旅途中未常規按時服用預防性抗生素 | |
對旅遊當地流行之傳染病不具免疫力而易遭感染 | ||
Q | 對於返國後發燒的旅客,應立即評估可能罹患疾病是否具有下列哪兩種特性,以利後續處置? | |
v | 高致死率 | |
v | 高傳染力 | |
高盛行率 | ||
高發生率 | ||
Q | 根據統計,返國後有症狀的旅客最常見的症狀中,不包括下列何者? | |
發燒 | ||
v | 意識不清 | |
持續腹瀉 | ||
皮膚感染 | ||
Q | 瘧疾的潛伏期通常小於一個月,但也可能長達數月或數年之久。 | |
v | ○ | |
╳ | ||
Q | 返國旅客若經機場檢疫站之紅外線熱影像儀偵測發現體溫異常,須立即採檢送驗。 | |
○ | ||
v | ╳ | |
Q | 下列旅遊相關傳染病中,何者的潛伏期較長? | |
登革熱 | ||
屈公病 | ||
v | 肺結核 | |
茲卡病毒感染症 | ||
Q | 返國旅客若出現發燒合併皮膚出疹,可能的診斷為何? | |
登革熱 | ||
屈公病 | ||
茲卡病毒感染症 | ||
v | 以上皆是 | |
Q | 關於返國後發燒旅客之可能診斷,以下何者有誤? | |
非洲旅客最常見之診斷為瘧疾 | ||
亞洲、拉丁美洲旅客最常見之診斷為登革熱 | ||
v | 造成發燒之原因皆為感染症 | |
肺炎、腎盂腎炎仍為造成發燒之可能原因 | ||
Q | 一套血液抹片中若未發現瘧原蟲,即可排除感染瘧疾之可能。 | |
○ | ||
v | ╳ | |
Q | 根據統計,以下關於臺灣本國籍旅客境外移入之法定傳染病與較常見感染地之配對,何者有誤? | |
登革熱及茲卡病毒感染症─東南亞 | ||
v | 瘧疾─東南亞 | |
食物或飲水傳染病─南亞及東南亞 | ||
麻疹─東南亞 | ||
Q | 檢疫人員經評估認為返國旅客有感染蟲媒傳染病之可能,採血送驗之項目包含下列何種病毒? | |
登革熱 | ||
屈公病 | ||
茲卡病毒感染症 | ||
v | 以上皆是 | |
Q | 詢問患者旅遊史時,僅須知道旅遊國家即可,不須詳細詢問到訪區域或城市。 | |
○ | ||
v | ╳ | |
Q | 返國旅客最常見的皮膚感染或相關問題中,以下何者相對較少見? | |
皮膚幼蟲移行症 | ||
蚊蟲叮咬 | ||
v | 黴菌感染 | |
細菌感染 | ||
Q | 根據統計,臺灣本國籍旅客境外移入之蟲媒傳染病中,以感染瘧疾最多。 | |
○ | ||
v | ╳ | |
Q | 關於返國旅客常見呼吸道疾病之敘述,以下何者為非? | |
多為病毒感染 | ||
流感為最常見之旅遊相關呼吸道傳染病 | ||
具疫區旅遊史者,須考慮感染MERS或H7N9之可能 | ||
v | 短期旅遊之咳嗽須考慮肺結核 |
文章標籤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