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庫總數:14
是非題:14 (○:6、╳:8)
選擇題:0
多選題:0
roddayeye整理
Q   太魯閣族人除了傳統信仰之外,也有部分族人信仰基督教。
v   1. 是
說明:部分太魯閣族人為虔誠的基督信仰者,現已傳承至第三代基督徒,並相信禱告可以戰勝一切。
    2. 否 
     
Q   太魯閣Mqmegi家族因為當地生長出許多爬藤植物而得名。
v   1. 是
說明:太魯閣族家系多以當地盛產物種為名,例如Mqmegi家族居住地大樹上生長著許多爬藤植物,稱作Mqmegi,經過撥開敲打後,其內汁液可用作洗滌衣物。
    2. 否 
     
Q   花蓮縣秀林鄉以刀器進出口集散而聞名。
    1. 是 
v   2. 否
說明:花蓮縣秀林鄉以出產銅門刀而著名,更有「山刀老街」之稱。
     
Q   Mehiyang家族位於木瓜溪上游的巴托蘭地區,其為山的鞍部。
v   1. 是
說明:Mehiyang意指山的鞍部,為兩山之間較平緩的地方,其形狀如馬鞍,而木瓜溪上游的Btulan地區位於鞍部,因此居住於此地的太魯閣族人稱為「Mehiyang家族」。
    2. 否 
     
Q   為使部落人民能夠賺取錢財,太魯閣族積極推動觀光,並強調部落自主。
v   1. 是
說明:太魯閣族積極爭取當地開放,但強調需由部落人民管理及嚮導,因部落人民皆有保育觀念,才可保持原來的生態環境。
    2. 否 
     
Q   太魯閣族體系中,僅有身分為祭司的人才會支撐守護祖先留下來的經驗,並代代傳承下去。
    1. 是 
v   2. 否
說明:太魯閣族中,祖先的教誨稱為「Gaya」,分別由巫醫、祭司及領袖身分之人,於部落中守護傳承古老Gaya的制度。
     
Q   花蓮縣秀林鄉因有以銅製成的大門做為著名地標,因此被稱為「銅門」。
    1. 是 
v   2. 否
說明:銅門位於能高越嶺道之花蓮端點,且當地盛產銅礦,因此日本語稱作Dow Mung,即為銅門。
     
Q   卑南族以狩獵為民族之傳統習俗,因此被稱為山林冒險家。
    1. 是 
v   2. 否
說明:狩獵是太魯閣族的民族指標,學會野外求生能力是太魯閣族的狩獵文化生活,因此,使得太魯閣族人可以繼續生存在險惡的環境。
     
Q   Powda表太魯閣族祭祀之意,是以獵物作為牲禮祭拜祖先。
    1. 是 
v   2. 否
說明:太魯閣族重視信仰,山上的動物是屬於神的,不可做為牲禮祭祖,因此需以飼養的雞或是雞蛋作為牲禮祭祖。
     
Q   太魯閣族文化中,苧麻主要是用來製作衣物。
v   1. 是
說明:太魯閣族女人的文化中,苧麻是首要的文化核心,女人需會種植苧麻及製作苧麻線,並用苧麻製作衣物。
    2. 否 
     
Q   太魯閣族常見的打招呼用語為「你強壯嗎」。
v   1. 是
說明:臺灣常見的打招呼用語為「你吃飽了嗎」,而太魯閣族更在意身體強壯,因此太魯閣族見面的打招呼用語為「Embiyax su hug?」「你強壯嗎?」
    2. 否 
     
Q   太魯閣族常用藤子來製作武器,做為狩獵時攻擊獵物的器具。
    1. 是 
v   2. 否
說明:太魯閣族人會到山上採集藤子,經過剝削後,用來編織男用背籃(lawa)或是捆綁木樁,其特性堅固且耐用。
     
Q   由於日本人控制了整個山區,並迫使山區原住民遷移下山,自1918年起花蓮山區已無原住民部落。
    1. 是 
v   2. 否
說明:自1918年起日本人逐漸控制花蓮山區,山區原住民陸續遷移下山,至1930年發生霧社事件後,方強制磐石家族(skahing)遷移。
     
Q   日據時期,賽夏族從花蓮縣木瓜溪上游山區遷移到木瓜溪下游台地居住。
    1. 是 
v   2. 否
說明:二十世紀初期,太魯閣族人在花蓮木瓜溪流域總計建立了11個部落住區,至1918年日據時期,各家族部落開始遷住到木瓜溪中游河階台地,直到1928年即被稱為「銅門」。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終身學習 環境教育
    全站熱搜

    阿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